暑期旅游旺季,全国各大景点出现客流高峰,文创市场迎来销售高峰。盛夏时节,各地花朵也竞相绽放,在各大景区和博物馆的文创商店里,以花朵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格外吸睛。
荷花是山东济南的市花,近年来,济南发展“荷”产业,打造“荷花文创、荷花宴”等特色文化品牌,下面我们一起去解锁济南的荷花文创新花样。
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。”这句诗生动呈现了大明湖畔荷花极盛时期的古城济南。眼下,大明湖上百亩荷花初绽,成为盛夏时节妥妥的“流量担当”。
在济南百花洲的非遗扎染坊,可以体验亲手做一个当下最时兴的夏荷帆布包:先在布面覆防染浆,描出荷花,再将其沉入靛蓝缸,奇妙的反应便在靛液里发生。
除了荷花扎染,济南百花洲还藏着不少荷花非遗文创。比如,掐丝珐琅画,金丝圈骨、彩砂点色,把夏日荷韵浓缩在方寸之间。而鲁绣飞针走线,惟妙惟肖的粉荷在绸面轻轻绽开。
游客 王凤杰:刚刚在百花洲逛了逛,就看到挺多荷花的文创产品做工都比较精美,而且感觉带回家也比较有意义,看见它就能想到在济南的惬意感。
皮影手作的荷花耳坠、胸针,一亮相就备受年轻人青睐,轻薄的牛皮染出淡淡粉晕,像把一朵荷别在耳边。从饰品到工艺品,从非遗文创到艺术家联名……济南的荷花文创花样百出,市民游客总能找到心仪的一款,把济南的荷花永久珍藏。
某文创产品开发负责人 张新亚:济南市的市花是荷花,我们选择了艺术家和城市联名的艺术载体去传播文化,荷花类的文创推出之后,非常受大众的喜爱。
挑完文创不过瘾,再顺着荷香继续走,百花洲里的荷花饽饽、鲁菜馆里的荷花佳肴……每一口都是夏天的味道。
某餐饮负责人 张智超:夏天也推出了许多与荷花相关的美食,融入了许多大明湖和荷花的相关特色。每逢假日,有很多游客朋友们来打卡拍照,人流量也是非常可观。
从指尖技艺到舌尖风味,这股“荷花潮”正以看得见的热度,持续释放文化魅力,为暑期文旅市场增添新活力。
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,眼下正值盛花期。浓郁的花香不仅扮靓了城市,更带火了“茉莉文创”。在福州的热门景点,茉莉花饮品、冰箱贴等特色产品持续热销。当地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,打造“带得走”的城市记忆。
在福州市仓山区的帝封江湿地公园,茉莉花田与江水相互交错,花田间香气四溢,花农们正忙着采收。一边是采花忙,一边是消费热。在三坊七巷、上下杭等热门景区,以茉莉花为主题的文创和体验成为今夏游客争相打卡的新亮点。
茉莉香囊的造型像一个小巧的竹篮,外层是手工竹编,里面装着新鲜的茉莉花,外观上还绣上了一花一叶的茉莉造型。
还有以德化白瓷工艺制作的一个茉莉花冰箱贴,花瓣洁白温润、层层叠叠,叶脉清晰可见,就像一朵刚刚绽放的茉莉花,轻巧地“落”在掌心,这都是游客们心中“能带走的夏日浪漫”。
漫步古韵坊巷,茉莉元素随处可见。除了香囊、冰箱贴和挂件,游客还可体验茉莉簪花,感受夏日浪漫。多家店铺推出茉莉主题伴手礼,茉莉特饮、茉莉绿豆糕、茉莉蝴蝶酥等创意饮品茶点,为游客带来清凉与芬芳。
游客 刘亭希:刚刚在茶馆品尝了几块点心,印象非常深刻,还买了几个香薰蜡烛,准备带回去送给家人朋友。
福州以“花”为媒,巧妙结合自然花木与潮流设计,让芬芳文创成为游客独特的城市记忆。
福州三坊七巷景区文旅发展及文创产品负责人 李竞欣:春天有流苏花,夏天有茉莉花,秋天有银杏,冬天有炮仗花。我们把坊巷间古厝里的风貌与四季花木巧妙融合,设计成冰箱贴等等的文创产品,让大家的城市记忆变得具体可感,成为游客们打卡的标配小物件。
福州的特色文创还运用NFC芯片、AR等技术,增强互动体验,让游客“贴”近城市,带走创意与回忆。
福州三坊七巷景区文创店店员 郑宇豪:我们爱心树的公仔脸上有NFC芯片,可以更改公仔的名字,带给亲朋好友会有更多互动性。
从“可食用的城市名片”到“可带走的城市记忆”,文创产品在文化与创意交织中悄然变身,成为人们多感官融入的“身体记忆”,也引爆了夏日文旅消费新场景。
野生菌是昆明独特的夏天味道,现在,菌子不仅生长在山野间、出现在餐桌上,以野生菌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也以各种形式“破圈”。来看看菌子的奇妙“蘑”力。
在位于昆明市杨林港村的一家文创工作室里,几位阿姐正在为暑期的大额订单备货,记者也尝试设计了一个野生菌文创产品。
小小的野生菌文创融合了杨林港村的多种资源:林下种植的菌菇,村中的白族文化元素,以及化身“手作设计师”的村民阿姐。阿姐说,游客们对野生菌文创的消费观念有了新的变化。
文创设计者 董芊汝:过去,我们的产品主要吸引年轻人;现在,受众拓展到了小朋友、小学生和中年人。人们更青睐有温度、有文化内涵的产品。以我们的蘑菇冰箱贴为例:平时日均销量在50到70个之间;暑期则增长到70到100个。我们无法带走整片山林,但可以把“山林”带回家。
在昆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,各类原创设计、手工饰品琳琅满目。其中,生意最火爆的位置之一,正是菌子文创摊位。
文创摊位上既有蘑菇森林微景观摆件,也有簇绒制成的蘑菇包挂和钥匙扣。色彩缤纷、不同材质的“野生菌”四处“生长”,充满童趣。
文创店主 朱奕蓉:到了七八月份,我们销售额大概有成倍的提升,7月份营业额能够突破1万。
除了花样繁多的文创产品,夜幕降临,光影变幻的蘑菇创意装置,也在滇池岸边“自由生长”。
创意展览负责人 佟佳:有10个以菌子为主题的片区,目前每天有4000到5000名游客会进入展园进行游玩。
广东游客 冯嘉婍:很漂亮,小朋友很喜欢,就好像走进了一个蘑菇的城堡,像在童话世界里,非常好。